欢迎访问信用阜新网站!今天是
首页 -> 守信激励
四十年的坚守与传承——辽宁省农科院与阜新市农业科技共建纪实
2023年01月13日来源:阜新新闻网
[字体: ] 打印

  从1982年开始,辽宁省农科院先后向阜新市选派科技副市长1人、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7人次、科技副县(区)长22人、市林业局副局长1人、乡镇副职40人。双方先后在阜新市实施了国家、省、市级各类项目477项,投入资金2.66亿元,引进推广粮油果蔬畜牧等优良新品种800余个,推广花生膜下滴灌、水稻育秧、保护性耕作等农业新技术200余项,实现经济效益91.2亿元,有效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技术服务体系,共同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共同为阜新经济转型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40年脚踏实地、通力合作,辽宁省农科院和阜新市坚守初心,不断创新共建模式,持续拓展共建领域,赓续传承共建精神,共同走出一条敢为人先的院地共建之路,合作谱写了一曲令人难忘的科技共建华章,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科技强农之路。”辽宁省农科院院长隋国民在阜新市人民政府与辽宁省农科院共同召开的科技共建四十周年大会上说,这是全国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实施项目最广、取得成果最大的农业科技共建活动。院地持续农业科技共建40年,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共赢发展”的科技共建道路,推动了阜新市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农业大市转变、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为阜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院40年的农业科技共建活动,是阜新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阜新转型振兴取得历史性成果、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有力支撑。”阜新市委书记胡涛说,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时代新征程,阜新正在全力开展转型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要总结经验深化合作,共同加大支持力度,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全面落实农业科技共建战略合作内容,推动市院合作取得新突破、结出新硕果,持续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为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阜新力量。

  科技助力,从提高粮食产量到保障粮食安全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粮食生产过去是阜新的短板。阜新地处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带,是我国典型的风沙半干旱区,光热资源充足、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差、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吃一顿剩不多”,这句顺口溜,是1982年之前当地农民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真实写照。阜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低产田面积大,农业科技含量低,平均亩产不足100公斤,不靠返销粮农民连肚子都填不饱。

  回望来时路,郁郁满芳华。1982年,辽宁省农科院耕作栽培所所长、全国旱作农业带头人李庆文,率领专家团队进驻阜蒙县沙扎兰村,实施“123”工程科技扶贫工作,拉开了市院科技共建的序幕。1983年李庆文当选为全国第一位科技副县长。1987年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正式向全国推广辽宁省选派科技副县长的成功经验。

  奋斗推动粮食增产,科技保障粮食安全。农科院耕作栽培所的专家团队在李庆文的带领下发起对传统农业的“六项技术改革”,构建了粮食高产稳产技术体系。“七五”“八五”期间,实施的“7520”“8525”工程,掀起了粮食增产革命,阜、彰两县结束了长期吃返销粮的历史,双双跨入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行列。

  “九五”以来,在实现粮食产量增收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以旱地耕作制度创新为核心,突破了耕作制度理论、资源高效型作物群体构建、高产耕层标准与配套体系、农田水分周年调控等关键技术和体系创新,取得了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阜新也成为全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发、示范、应用的重要代表区域。

  阜蒙县阜新镇海丰科技家庭农场与省农科院合作多年,2022年应用了玉米花生间作的新技术,“通过耕作技术创新,每亩增产约100公斤。”农场主马树海说,玉米花生间作可以防风蚀,而且保苗率提高10%,通过实施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技术等,促进土壤有机质提升保障了粮食产量。

  “自1982年省农科院在阜新镇沙扎兰村设立科研基点以来,省农科院对我镇的支持已持续整整40个年头,可以说,我镇是市院科技共建的最大受益者。”阜蒙县阜新镇镇长衣刚说,在共建之前全镇粮食平均产量仅100多公斤。这两年与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共同建设了全市第一个万亩滴灌示范基地,首次在中低产田上打造了玉米吨粮田。

  40年来,阜新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粮食总产量实现阶梯式增长,粮食产量由共建前的14亿斤提高到“七五”期末的20亿斤,再到“八五”末的25亿斤,再到目前的50亿斤,增长幅度达2.6倍,阜新市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作为科技共建的参与者与见证者,辽宁省农科院副院长孙占祥自1992年硕士毕业分配到省农科院机械化耕作栽培研究所工作,上班伊始就来到沙扎兰村的国家旱作农业试验区蹲点,正式加入李庆文牵头的旱地农业团队,参与市院科技共建工作。目前作为旱作农业首席专家,围绕解决阜新市风沙半干旱区种植业、畜牧业和林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工作。

  “下一步科技共建中,我们将合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粮食单产提升、耕地质量提升、良种繁育推广、稳粮扩豆等方面,加强科技力量的投入,共同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孙占祥说,加强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应用水平,加快研制培育和推广应用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增强种业市场竞争力,实现粮食生产全要素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转型示范,从生态恢复治理到推进经济转型

  阜新市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农牧交错地带,是国家一级生态敏感带,也是辽宁省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占全省的60%。1952年,辽西省林业试验站(原固沙所)成立,刘斌等几代治沙人探索出“以灌木固沙为主、人工沙障为辅、前挡后拉、顺风推进、分批治理”的综合治沙方法。1955年在彰武县章古台镇成功建设了中国第一片樟子松引种固沙林,固沙造林成果在全国推广超千万亩,成为我国治沙典型模式而被载入中国林业史册。

  经过多年治理,彰武县6座万亩流动沙丘被固定下来,建设的12.5万亩农田防护林,使166万亩农田得到保护,阻断了科尔沁风沙南侵的脚步,保护了沈阳等辽宁中部城市群乃至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

  “这些成就的取得既是彰武人70载战天斗地的辉煌写照,也离不开以时任固沙所首任所长刘斌为代表的、奋斗在治沙阵地前沿的农科院专家的大力支持与辛勤付出。”彰武县县长杨家佳说。

  省农科院沙地所几代治沙人坚守科尔沁沙地南部,矢志不渝,与彰武人民一道迎风斗沙,铸就了“绿了章古台,白了少年头”的大漠风流精神。2022年,阜新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启动实施“八大攻坚战”,坚持堵风口、建屏障、强体系“三步走”,坚决打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攻坚战。沙地所总结出“沙荒滩”变成“林成网、田成方”的发展模式,填补了我国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的空白。倾力打造辽西北沙化土地生态治理典型示范区,为辽宁省防风治沙固土工程、阜新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彰武草原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筑牢了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

  进入新世纪,2001年阜新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并将农业确定为阜新接续替代产业之一,赋予了市院科技共建新的历史使命。省农科院以支持阜新经济转型为己任,主动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的重任,以首席专家孙占祥为首的专家团队对阜新农业进行充分论证、科学规划,制定了“阜新市经济转型农牧业发展规划”,助力阜新市高质量转型振兴发展。

  阜新市政府和省农科院成功申报全省第一个国家级农业园区,标志着阜新市农业科技转型全面开展。大力推广旱作节水、保护性耕作、化肥农药减施等粮油作物丰产增效技术,开展高标准农田和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绿色杂粮、绿色甘薯等旱地特色产业,不断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体系,实现阜新农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效益方向发展,为阜新农业可持续发展明确了有效途径。

  继李庆文、孙占祥之后,以曾任阜新市科技副秘书长的张蕴珉、刘政国、何跃、苏君伟、于国庆为代表的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建立了以旱作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和林果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农业综合发展模式。重点实施了食用菌优质栽培技术、旱作节水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浆果类果树品种的引进与改良技术,建立了杂粮作物原种基地建设、出口花卉生产基地,为阜新农业树立了样板工程。

  省农科院在阜新建立了白鹅、肉羊、花生、杂粮、水稻、蔬菜、花卉、果树等8大基地,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摇篮和人才培养基地,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开展“四位一体”和“林果草畜”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推广,促进了稻麦开发、庭院经济、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节水农业、高效农业长足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步伐,推动阜新迈向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能源综合创新示范市新阶段。

  “阜新市将探索农业绿色示范发展模式,打造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阜新市副市长陈磊说,坚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于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为抓手,强化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构建绿色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致力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导区,引领阜新农业走上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为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时代美丽阜新提供有力支撑。

  振兴产业,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

  阜新作为辽宁省典型的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决定了这里是花生、甘薯等耐旱作物的优势种植区。在治理风沙的过程中,省农科院沙地所的专家发现,花生不但适合在沙地上种植而且比较效益高,同时采取适宜的方式种植,还具有防止土壤风蚀的作用。在治理后的土地上种花生一举两得,既能防风蚀,又解决了当地农民发展产业的难题。

  经过多年种植推广,如今,阜新花生产业发展已在东北地区遥遥领先,年均种植面积在170万亩左右,位居辽宁首位,主要集中在阜、彰两县。阜新花生各项指标特别是黄曲霉含量优于其他产地,完全符合出口标准,在市场上形成良好口碑。

  花生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阜新产的“辽宁小粒花生”已被国家列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阜新制定了产业集群建设方案,强化政策扶持,依靠科技进步,注重效益提升、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由过去的单一追求高产转变为绿色高质高效相统一,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带动,成为辽西北地区小粒花生优势产业带,把“小花生”做成“大产业”,促进产能提升和效益增加。

  科技共建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立足花生产业基础深挖潜力,在品种选育扩繁、配套技术推广应用、标准化基地建设、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围绕花生全产业链上下游体系的联盟融合,全力构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融合新格局,促进了阜新优质花生产业体系全面升级。“阜新花生”成为全国优质花生代表,阜新花生走出了一条高端化、优质化、市场化的产业发展道路。

  科技创新驱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省农科院组织13家院属研究所,涵盖种植业、林业、农机、粮食、加工等多领域,积极推进市院科技共建,探索产研融合的机制与模式,以产研融合为驱动打造农业科技共建的“升级版”,努力提高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成效。40年来,市院科技共建取得丰硕创新成果,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其他省市级奖项近150项。

  科技示范引领,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十三五”以来,市院共建打造了8个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科技”的产业链条,与1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合作,把“院士、专家、博士”工作站和劳模工作室等平台建立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创建品牌,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成为科技共建新模式、新亮点。

  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成为全省的样板;“阜新花生”“驼谷小米”“平安肉羊”“明水地瓜”“沙地甜瓜”等公用品牌已经叫响,知名度不断提升;西蓝花出口韩国、越南,切花菊出口日、韩,实现阜新市园艺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基地为示范引领,开展科技扶贫,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市院通力合作全面打赢了地区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扶贫共建模式为全国脱贫攻坚提供可借鉴经验。

  阜新市政府与省农科院共建工作,始终得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回良玉及现任副总理胡春华等多位领导亲临科技共建示范基地视察。2022年6月9日,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清到农科院沙地所视察。在充分肯定沙地所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科技支撑工作成绩的同时,鼓励新一代科技人员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把事业接过来,把精神传下去”,让科技人员受到莫大的鼓舞。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40载卓绝拼搏,农业科技共建工作硕果累累、久久为功。党的二十大为市院农业科技共建指明了方向,阜新市与省农科院将继续携手并肩、齐心协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阜新市市长周鹏举说,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按照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部署,顺应阜新农业强力发展和“生态立市”大势,以科技增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强化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全力推进阜新“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在农业强市和美丽阜新建设中再谱新篇章。

主办单位: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承办单位:阜新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龙城路5-2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54   辽ICP备11010943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146号
总点击量:13016060   月平均点击量:316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