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太平区孙家湾街道的于阿姨住进了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二病房,接受全面治疗。
今年64岁的于阿姨,没有老伴,没有子女,也没有兄弟姐妹,孤身一人的她有30年的风湿性心脏病史、5年高血压病史,2019年时还被诊断为糖尿病和脑梗塞,身体状况很差,每月的退休金难以兼顾治病和生活。市卫健委在对孙家湾街道开展医疗帮扶中得知了于阿姨的情况,随后协调市中心医院开启救治工作。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帮助于阿姨入住到心内科二病房,并为她缴纳住院金3000元。心内科二病房副主任戴路刚为于阿姨诊疗,首先将血压、血糖调理至正常范围,随后通过药物治疗改善她的心功能。经过8天的住院治疗,于阿姨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发生心绞痛的频率明显降低,血压、血糖也平稳了下来,运动耐力得到了提高。说起此次医疗救助经历,于阿姨满心感激,不住地称赞医务人员。
此次医疗救助是市卫健委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为解决困难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开展医疗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与于阿姨一样,另一位孙家湾街道的困难家庭患者也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产医院)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解决了多年的疝气顽疾。考虑到患者家庭的实际困难,医院对其手术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部分给予全额补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经可以自如行走。谈及此次医疗救助,该患者感慨道:“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医务人员的付出让我感受到了特别的温暖。”在对困难群众开展医疗救助的同时,市卫健委还组织市精神病防治院、市精神病防治办公室、太平区精神病防治办公室的专家团队与孙家湾街道就当地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进行对接,开展专项帮扶,切实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在对患者筛查走访过程中,专家们发现米家社区一名患者病情复发,出现了情绪暴躁、外走、言语增多等症状。市精神病防治院、市精神病防治办公室联合对该名患者进行紧急住院治疗,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并予以其住院费用自付部分总额减免30%的优惠政策。经过系统治疗,患者目前状态稳定。
日前,太平区孙家湾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将一面锦旗送到市卫健委。“情系百姓、助力基层、为民造福、普惠一方”这十六个字,见证了我市卫健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基层治理各项举措的落实落地,也诠释了卫健人通过暖心救助为民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的一片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