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草莓,大多数都是按斤销售的,而福新草莓是论个卖的,每个5 元;同样是草莓,别人家卖的三、四十元钱一斤,而福新草莓是每盒60 元,还供不应求。近年来,福新草莓园声名鹊起,草莓园的负责人吴丽新甜在心里、喜在心上。说起种草莓,吴丽新坦言,他和这种水果真是有缘分。
年幼时,吴丽新家境一般,父亲在他16岁那年去世,家里还有弟弟妹妹需要抚养。为了挣钱养家,吴丽新毅然选择下井挖煤。19岁时,他当上了木工,利用积攒下来的钱购置电锯,走街串巷锯木料,一天下来就能赚200 元钱。1985年,吴丽新一家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的万元户。之后,吴丽新的生意越做越大,但1996年的一次投资失败,也曾让他心灰意懒。
2011年,一位朋友给他带来一盒丹东草莓。他拿起一颗尝了一口,只觉甜美的汁液盈满口腔,一直甜到心里。有生以来,他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草莓,于是就产生了种植草莓的想法。
从当年年末开始,吴丽新每年都要专程前往丹东,实地考察草莓种植大棚,还依托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农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研究草莓种植技术,并在自己承包的海州区韩家店镇民主村的4个大棚里进行试验。历经不懈探索和潜心研究,吴丽新摸索出了从整地、栽苗到结果全程采用秸秆反应堆技术种植草莓的方法。
吴丽新种植的草莓引起周边朋友的关注,他们都建议他扩大种植规模。2013年,吴丽新在民主村创立碧水缘家庭农场,经营草莓种植和采摘游,并确立“绿色健康”和“打造精品”的经营理念。为了培育出口感纯正、味道鲜美、颗粒饱满的草莓,吴丽新只在一株草莓秧上留下长势良好的两朵花,而不惜将其他花统统掐掉,使所有养分都集中到这两朵花上,待结出果来,再选取其中最好的一颗盛装进礼盒作为精品销售,成为各大卖场的抢手货。
2018年,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村里的大力支持下,吴丽新借助土地流转,将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从开始的4 个大棚到如今的24个大棚,吴丽新所种植草莓的年产量也攀升到50万斤,带动了上百人就业致富,吴丽新的草莓园成了当地的明星企业。
吴丽新遍尝全国10个省份、30多个地区所产的草莓,所以他对自己的草莓很有自信。曾指导过吴丽新种植草莓的一名来自丹东的技术员,在品尝吴丽新的草莓后赞不绝口:“有种丹东草莓所没有的香味!”
吴丽新说,这种特殊的香味,来自阜新特有的生长环境。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这些都是阜新适合草莓种植的重要条件。正是如此,2014年,吴丽新将其草莓注册为“福新草莓”,寓意家乡“阜新”,又暗合大饱口福之意。“福新草莓”因其优秀品质,在第十九届全国草莓文化节评选中斩获金奖。
“从当初下井挖煤到如今种植草莓,家乡的沃土赋予我太多太多。阜新就是块福地,她成就了我,我相信也能成就更多的人。愿我成为星星之火,把更多家乡人的梦想点亮!”吴丽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