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深夜跳绳,楼下歌声不断,邻里矛盾一触即发,评理说事员登门逐一做工作,两户邻居冰释前嫌;受一棵大树阻挡,物业企业无法疏通堵塞下水管线,评理说事员及时沟通街道和相关部门,高效解决难题……连日来,海州区、细河区、太平区的一些社区“居民评理说事点”接连收到居民送来的锦旗。
一面锦旗代表一份信任,更展现一份责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其中提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市司法局积极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以“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为牵动,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完善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实施方案》,加大“评理说事点”规范化建设力度,强化考核督导,加强经费保障,确保“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工作高效推进,稳步运行。
与此同时,该局积极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和联动工作机制,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依托,整合律师调解、法律援助、一村(居)一法律顾问、行政复议、仲裁调解等资源力量,建立人民调解员、信息员、村(社区)“两委”、网格员、辅警等横向联动协作机制。鉴于基层治理矛盾纠纷主体多元化特点,他们还主动加强与民政、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信访、妇联等部门的工作联动,构建起主动与群众互动交流、收集百姓诉求、倾听百姓心声、化解矛盾纠纷的基层社会网络化治理体系。
此外,为使说事点能够“门常开、人常在、百姓常来、事儿常办,常态化开展工作”,市司法局还进一步明确提出学习借鉴、自主创新、不拘一格、培育特色、树立典型的工作要求,各县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探索符合本区域特色的运行模式和路径。海州区层级式设岗拓展“说事”功能,按照“社区——网格——居民”三层设岗配人,社区干部担任网格督导员,楼长、单元长担任网格管理员,选聘小区党员、热心居民担任网格信息员。太平区形成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牵头亲自抓,人民调解员、综治负责人具体负责的工作模式,在社区“超市、棋牌室、理发店”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信息点”,信息员每天走街串巷,在“信息点”倾听居民说事,居民还可以随时随地到“信息点”或“说事点”提意见、说建议、谈看法、反映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在推进此项工作中,各县区有各自的亮点。细河区积极探索“首席说事员制度”,形成“说事、理事、议事、办事、评事、查事”的“六步工作法”,辖区内的事情大家管、大家议、大家办,聚拢“好声音”;阜蒙县在每个乡镇至少选取2到3个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行政村,重点打造一批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深入推进,取得明显实效。
以“村(居)民评理说事点”为依托,市司法局积极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为加快实现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平安阜新、法治阜新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