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出伏,再上山给树打一次药,今年的活儿就基本结束了。”彰武县大德镇福巨昌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宝林和老伴只打工俩月就赚了1万多元,心里美滋滋的。
陈宝林夫妇因病致贫,不能外出务工,眼下这份家门口的“高薪职位”,让他和老伴都很满足。不仅如此,原本家中的60亩“坨子地”,也流转给村里加入草原生态恢复项目了,每年又能到手1万多元。
日子宽裕后,老两口偶尔也进城逛逛,村口就有一趟“小客”,出行很方便。从出门满脚沙,到抬脚就上车,变化源自一条17公里的草原路。
这条路,名为德力格尔,全程建在沙漠之上。2018年8月,彰武县开启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的首批项目之一就是这条穿越瀚海,连接7村的4级公路。
“沙漠修路,只能选择冬天,沙子冻得邦邦硬,车才能开进来。”彰武县交投集团副总经理张宝华搓着手指说:“我们是2019年1月进场施工的,连年干旱导致更加寒冷,好多人的手都被冻伤了。冷还不打紧,主要是风大,地面起伏大,土质松,活不好干。”
建设不仅要克难还得提速,不能耽误春季绿化。在一场场现场会、一次次连夜作战下,当年5月,德力格尔路一期全线贯通。一车车草籽、树苗,顺利运进,白沙被绿植逐渐覆盖,10余万亩生态疏林草原跃然眼前。一车车的农产品及时输出,家家户户的农货都卖了比以前更好的价钱。
环境变了,日子也变了。
路通了,乡亲们的钱包跟着就鼓了。陈宝林在院里还养了一趟小花,生活也跟着有了色彩。
截至目前,彰武县沿德力格尔路两侧的生态项目,已经累计与3212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近7000份,数百人次的贫困户因务工增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