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于寺镇官营子村,一个全新的农民住宅小区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掩映于绿浪碧波中,成了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上楼”也成了当下村民的流行语。
“ 从打地基时,我几乎每天都来看,这房子格局不错,我把如何装修都想好了,就等着交付了。”村民王娟看着即将完工的楼房高兴地说。今年,结合农村城镇化建设,在村民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官营子村投资1.5亿元修建住宅楼8 栋396 户,做到电梯入户、集中供暖、小区幼儿园、托老所、社区诊所等相关配套设施齐全,让村民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在进行小区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在着力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把生活区和产业区连成一体,既能满足村民对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又能保证村民生产就业需要,这样的规划符合村里实际情况,因此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赞同。”官营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彭助涛说。
近年来,借助“村村通”工程和农业工程等项目建设,村屯的路全都修好了,以前一下雨就出不了村的难堪景象一去不返。现在,全村从东到西,从北到南,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村路总里程已达50公里。全村还安装路灯144盏,修建路边围墙2000 多延长米并全部进行了装饰美化,村内道路两侧栽植了绿化树3000余株。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间文化“黄河阵”大舞台,总面积6600多平方米,修建了官营子村村史展览馆,文化活动广场达1.65万平方米。全村水利设施实现了农业灌溉全覆盖,2019年还实施了总投资3300万元的官营子河综合治理项目。通过这些变化,可以看到一个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为重点,以传统文化为魂魄,以美丽田园为村韵的官营子村已赫然呈现。在官营子村部,“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等宣传图板十分醒目。能够容纳百余人的会议室是村里的重要场所,全体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经常在这里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村里早已实现了常态化、制度化,把解决影响全村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作为基层党建的重点,既重“学”更重“做”,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官营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庆年告诉记者:“为村民的幸福生活作出多少贡献不在于官职身份高低,而在于为民谋利的初心和情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使出自己最大的能耐,多为村民谋好事、办实事,带着大家伙快点富起来。”
据了解,当年村里建大棚的时候,最大的工作难点就是如何把村民手中的地换出来,张庆年就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今天不行就明天接着去……就这样,凭着自己的执着与坚持,扩大棚区的工作终于搞成了。村民手里没钱,张庆年就垫付了800多万元,建了200多栋大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国家每户给6500元补贴支持养驴,但是这笔资金要求得把驴养起来再给,看着不少村民又开始犹豫,张庆年又是挨家劝说“这钱我给垫上,你们先干着”。最终,有192户贫困户答应养驴并加入合作社,张庆年垫付了100多万元。2016年,这些贫困户全部脱贫。
时下,闲不住的张庆年又在考虑优化产业结构的事。虽说官营子村产业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但还是没有形成支柱产业。“下一步,官营子村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把发展休闲旅游作为突破口,融合一产和三产,用一至两年时间,打造南山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看着眼前的规划图,张庆年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农旅融合绘新景,乡村振兴开新局。宜居、宜农、宜游、宜业“四宜相合”,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相融”,这就是张庆年心目中的官营子格局,张庆年要让它早日嵌入村民的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