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一流企业 尽社会责任——记首批“阜新英才”、阜新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伟
来源:阜新人才工作网
发布日期:2020-07-31
浏览量:
分享到:
“原来这路段是‘实线’,车辆不许左转直接进厂,得往前再开一段路,在路口调头再转回来进入厂区,我们这载重40吨的货车进厂太不方便了。春节后我突然发现,‘实线’变成了‘虚线’,车辆可以直接进厂,方便极了……”阜新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门口,一位卡车司机向记者笑言。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市里和高新区领导都第一时间帮助解决,让企业专心于发展。就像我们门口进厂的这条‘虚线’,我们提出问题后,交警部门很快就帮助我们解决了,高新区管委会还主动帮我们解决了进出厂货车的停车问题。”阜新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伟告诉记者。企业发展前进的每一步,都凝结着阜新市委、市政府对企业的重视。
2001年,杨国伟加入鲁花集团。2019年上半年,他从山东来到了“阜新鲁花”。2020年,面对经济增长总体放缓的新形势和疫情的影响,“阜新鲁花”创新发展思路,抢抓机遇,紧紧围绕食用油板块,坚持“鲁花出品 ,必是精品 ”的质量意识,不断调整“阜新鲁花”发展思路。
杨国伟稳扎稳打的第一步是围绕增量、增效目标,着力增加产值、增加收入。“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不断拓展销售区域,将‘阜新鲁花’的发货区域,由单纯的东北区域扩大到北京、河北、天津等地,推动了产品销售量迅速提升。在扩大区域、销量增加的同时,积极开发海运物流渠道,向花生油销量比较大的南方市场,如福建宁德、广东东莞的灌装工厂调拨散油,加快了产品周转,激活了淡季销售。”
科技投入,是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的重要支点。“2019年下半年,我们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全新的自动化原料输送系统,提高了输送效率,使企业加工系统的产能得到有效地发挥。”杨国伟介绍。同时,企业利用总部的科研力量,针对东北市场研制开发了原香大豆油、浓香大豆油两款新产品,丰富了产品线,迅速增加了销量,提高了销售收入。
2月4日,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杨国伟得知市场上食用油告急后,立即与正在山东休假的管理层成员电话联系,要求立即做好返厂准备,抓紧复工复产。企业于2月14日即实现了复工复产,在3月12日便实现了全面开机生产,保证了首季开门红,实现产值超过4亿元。“我们在全国各地的鲁花企业中,实现了第一个开工、第一个生产。”
去年,“阜新鲁花”实现销售收入18.86亿元,实现利润4.86亿元,纳税7400多万元。“我们将争取在两到三年 时间内,把‘阜新鲁花’打造成鲁花集团在全国各地效益最好的企业。”谈及未来,杨国伟信心满满,他对“阜新鲁花”的发展也有着希冀与发展规划:“今年,经过我们积极争取,在鲁花集团进行了优化组合,将吉林‘扶余鲁花’的原料区域纳入‘阜新鲁花’的供应范围,由‘扶余鲁花’为我们代收代供,集中资源保证‘阜新鲁花’产能的有效发挥。”企业还将不断研发新产品,增加新的效益增长点,继续加大技改投入,提高市场供应能力。厂区内,投资5000万元升级改造的灌装车间已经开工。将引进两条国内最先进的中速吹瓶灌装一体线。灌装线建成以后,将实现灌装产能翻一番。
在“阜新鲁花”,杨国伟用心打造有凝聚力、战斗力的优秀团队。他到任后首先着力提高员工待遇,在为员工缴纳“五险”等基础上,保证员工工资稳步提升,为员工提供生活、工龄、通信及探亲等补贴。他坚持全面质量管理,在质量管理中,严格执行原料收购程序,不断加强对原料收购质量的管控及生产工序协调管理。
“作为一名从事企业经营的人大代表,我要依靠自身优势,争当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脱贫攻坚的‘实践者’。”杨国伟说,“阜新鲁花”建设了一条从种子推广、基地种植、原料收购、加工生产到市场销售的优势产业链,通过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带动农民进行花生种植,提供就业岗位,努力使更多的人能够增收致富。
他怀揣强烈的责任感,努力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宗旨,不断加强学习,务实工作,积极参政议政,认真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面对市场竞争和挑战,杨国伟用“山东大汉”的豪情与信心,描 绘着把“阜新鲁花”打造成鲁花集团在全国各地效益最好的企业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