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火而歌 不负韶华
分享到:
新春佳节是家家户户喜庆团圆的日子,然而多年来,身为消防指战员的马云虽与父母近在咫尺,却因岗位职责重大不能回家过年。他说,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必须舍小家为大家。
今年 25 岁的马云是市消防救援支队细河大队玉龙路消防救援站战斗三班班长。从事消防事业以来,无论在业务技能比武赛场上,还是灭火救援一线,他都不畏艰难冲锋在前,同事们都称他为“拼命三郎”。
去年冬天,辖区内一处库房起火,到达现场后报警人员表示库房内只有杂物,没有可燃爆炸物,然而,当马云等指战员抱着水枪冲入火场时,却发现熊熊燃烧的烈火不远处竟然放有6个被烤得炙热的煤气罐。千钧一发之际,身经百战的马云挺身而出,指挥大家迅速对煤气罐进行有效隔离和冷却,并第一时间将它们拖出库房。大火虽然扑灭,但指战员们却心有余悸,大家感叹于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救援现场之所以能够做到沉着应对、敢闯敢拼,源于马云在平时训练时的认真和韧劲,他深知,没有精湛的业务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消防指战员。从进入消防救援队伍的第一天起,他就始终坚持刻苦训练,每天在完成日常训练之后,还会给自己加操,一有时间则会翻看专业书籍,深研业务知识,就这样,凭着“拼命三郎”的精神和优异的表现,马云从一名普通的消防员慢慢成长为战斗班班长。
谈及工作中的韧劲,马云说这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优点。马云出生在阜蒙县王府镇,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不善言辞,但却十分重视一双儿女的教育,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马云的父亲一到农闲之时就会下矿采煤赚钱。至今马云还清晰记得,在他上初中时,一次,父亲一大早便穿着工作服上班了,晚饭时间到了,家里人仍不见父亲回来,都有些焦急不安,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大约晚上10点多,满身泥水的父亲回到家中,在家人的再三追问下,父亲才淡然地说出了实情,原来矿井发生了塌方事故,父亲及时跑出来才捡回一条命。父亲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深深地刺痛了马云,他鼻子发酸,眼泪在眼圈中打转,半晌说不出话来。一夜辗转反侧,第二天早饭时,马云强忍着激动的心情对父亲说:“爸,我不想念书了,我是男生体格好,出去打工赚钱吧,还能帮你们供我大姐念书,你以后别下井了,太危险了!”听闻马云一席话,父亲很是感动,温柔地说:“我儿子真是长大了,知道心疼父母了,但现在还不是你为家里出力的时候,我们大人吃点苦不要紧,勒紧裤腰带也要把你们姐俩供出来,咱们一代要比一代强!”
父亲的话打消了马云放弃学业的想法,也激励着姐姐和马云更加努力学习,两个人不负期望,相继考上了大学。不过,父母日渐衰弱,姐姐马娜还是毅然放弃了学校保研的机会,大学毕业便选择工作,帮助家里供弟弟读书。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大学期间,马云也一直坚持勤工俭学,每逢周末他会到街上发传单,给礼仪公司当场工,给自己赚生活费。
当记者感叹他的经历很苦很不容易时,马云却憨憨一笑,他说,与日夜操劳的父母相比,自己吃的苦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父母是他的榜样,年轻是他的资本,岗位是他的平台,他会一直努力下去,蹈火而歌,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