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太平区水泉镇塔子沟村的草莓大棚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许多父母带着孩子来到这里亲近自然,体验采摘的乐趣。
一颗颗饱满的草莓鲜艳欲滴,散发着阵阵果香,让人垂涎三尺。“来这采摘很方便,开车20分钟就到了。”正在陪孩子摘草莓的张女士对记者说。
近年来,水泉镇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全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塔子沟村抓住这一契机,通过申请专项资金、流转土地等方式,共建设8 座暖棚,占地约1.4 万平方米,种植草莓、铁皮柿子等果蔬。暖棚项目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模式进行管理经营,合作社由村党总支领办,党总支书记带领大家理顺路子、整合资源,村“ 两委”负责经营、管理、销售。合作社的建立不仅让村民获得土地流转的保底收入,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并且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可持续性不高的问题,集体经济“ 造血”能力大大提升。
眼下,正是采摘旺季,暖棚内的第一批草莓已经成熟,预计可产出草莓3 万斤,销售收入可达30万元。
塔子沟村的草莓由于个大饱满、甜度高,深受欢迎。除了迎接游客采摘、在水果市场出售外,该村改变传统销售模式,抓住“互联网+”机遇,利用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向消费者推介暖棚草莓及铁皮柿子,扩大了产品影响力。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草莓成了塔子沟村的“致富果”。
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现在我们村里的草莓种植产业充满生机活力,随着乡村游、采摘游升温,村民的日子就像这红艳艳的草莓一样,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