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时,天刚微微亮,60岁的王桂荣 扛着半袋大米走出家门,走向村头的胡热土 山,她要赶着去参加村里传统节日——睦 邻节。
王桂荣家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 查干哈达村,这是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蒙古 族聚居村落。睦邻节是村里一年当中最重 要的活动,从1808年开始到今年,已连续举 办216届。如今,“睦邻节”作为阜新市级非 遗代表性项目,不仅承载着查干哈达村村民 对和谐生活的美好向往,更以其独特的文化 魅力,绘就了一幅邻里和谐的生动画卷。
胡热土山的山顶,是一片开阔地,这里 已被辟为村里的文化广场,一座被称为“母 亲塔”的莲花白塔静静矗立于西北角。白塔 对面,村民们在凉棚下支起12口锅灶,不少 村民自发来到这里,淘米、洗菜、切肉、生火, 忙得满头大汗。不时有村民驾着电动三轮 车驶上山来,有的车里放一袋大米,有的拉 来两大块猪肉,还有的带来葡萄干、大枣、核 桃仁等。
上午9时,1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开始 热闹起来。由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 织的辽宁鼓乐、海城高跷、阜新东蒙短调民 歌、安代舞、马头琴等节目轮番上演,阜新蒙 古剧《惠音巴雅尔》更是引得现场村民连连 叫好。
广场的两侧,在传统技艺展示区,阜新 玛瑙雕、琥珀雕刻、锦州面塑等25个非遗项 目集中亮相,非遗传承人用巧手和匠心制作 出精美的艺术品,生动展现了传统手工艺的 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辽宁省文化遗产保 护中心还依托40个非遗项目,推出非遗嘉 年华、传统技艺展、文旅融合体验活动等,为 睦邻文化增添魅力。
当锅盖掀开,香气四溢,在场的每个人 都分到一碗粥。几个年轻人还打包了几份 粥给腿脚不便的老人送到家里。现场,人们 围着大圆桌一起喝着粥、吃着酱菜、看着节 目、聊着天,笑声阵阵。
随着睦邻文化的传承发扬,来村里 参加睦邻节的外地游客日益增多。近年 来,村“两委”把举办睦邻节与旅游开发 融合在一起,提出“睦邻、富庶、文明、幸 福”的发展理念。游客慕名而来,体验这里 的厚道民风和秀美的自然风光。
佛寺镇党委书记齐英伟说,查干哈 达村的和谐文化,使这里的村民之间养 成不斤斤计较、互相成全的厚道性格,也 成为佛寺镇社会稳定、平安建设的标 杆。在推进家庭成员、邻里之间和睦共 处基础上,县里和镇里通过采取“乡村旅 游+睦邻文化”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带动文旅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