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人的服务要跟上”“对孩子们的养育和培养等工作要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地方考察,“一老一幼”始终是他心中的牵挂。我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嘱托,一直关心关注“一老一幼”工作,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10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走进阜蒙县伊吗图学校,崭新的教学楼映入眼帘,书法、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室等一应俱全。五年级的学生小雪告诉记者:“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面聆听老师的教诲,我心里感觉非常幸福。”
曾几何时,伊吗图学校的硬件设施极为落后,甚至无法满足正常教学需要。10年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非个例。如今,像伊吗图学校这样旧貌换新颜的学校在我市不胜枚举。
翻开阜新教育10年书写的画卷,一幕幕变化在眼前不断浮现:
——这10年,全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各环节、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10年,阜新教育人将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双高“普九”、农村初中进城、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教师培训等工程,使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双减”、均衡编班、阳光分班、教育教学改革,让公平的阳光洒满校园;
——这10年,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实现城乡教育、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有效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与规模,增加普惠学位5259 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46.6%,普惠率89.3%,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优质均衡发展迈进,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9%;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毛入学率达到95%;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争取资金0.9亿元,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建成1所国家级和2所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阜新高专就业率达到91.43%。改造农村薄弱学校75所,新建维修校舍123.7万平方米。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每年投入6000万元;
——这10年,我市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5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5亿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资金4亿元,受惠学生达6万多人次。特别是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以来,积极争取社会捐赠资金进行帮扶。建立了国家资助政策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双重兜底资助政策体系。筹集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资助家庭经济特困学生1万多人次。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
——这10年,教育信息化跃上新水平。我市采取政府投入社会支持的办法,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建成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阜新教育教学公共应用服务云平台,实现全市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网络全覆盖。与辽宁北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10个资源录制基地,开设《名师讲堂》和《公益学堂》栏目,实施“优质资源进万家”工程,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我市教育步入信息化快车道;
——这10年,教育科研成果实现新突破。我市课程改革突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施自主命题、综合素质评价、统一多元录取、规范加分政策“四轮驱动”,形成课堂走向课程、教学走向教育、校内走向校外,传统走向现代“四个走向”为特色的阜新课改工作体系。选树20所示范校,组建校际间联合体,辐射推动全市课改工作。几年来,有31所学校通过省级课改评估验收,有10 项课题批准为省级立项,通过率全省第一。涌现出千名课改能手,百名教学标兵,课改工作步入全省前列。
驻足回眸,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一老一幼”的关切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市教育系统将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向着更高目标前行,努力让教育更进步,全力让人人都出彩,奋力让人民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