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拼劲,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闯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
这三股劲,当兵的人无不兼备,创业者同样不可或缺。如此看来,军人是“天生”的创业者。赶在“八一”建军节前夕,记者探访阜新圆梦创业孵化基地,走进了3个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创业团队,见证了他们怎样奋力迈出创业成功第一步。
没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没有不想拥抱事业第二春的退役军人。在“圆梦”全面免费入驻的综合扶助下圆梦,这些退役军人创业者的梦,并非仅仅是为自己而圆,也在为更多退役军人,乃至一切有需求的人们而圆——共圆梦,梦更圆。
人尽其才:为退役军人开发逾60家就业单位
“今年秋季开学,至少要为全市超过20所学校提供军训服务,受训学生达1.3万名,约有800人次以上的教官工作机会。”跟记者开门见山时,杨龙生刚刚撂下火似热线的手机。直线攀升的军训业务量,让他必须在教官储备上未雨绸缪。
从军21年、曾任驻阜某部坦克3 营营长的杨龙生,言谈中自然流露出军人的热忱与直爽。2018年4月,以两名团职、两名营职等退役军人为主体,阜新军赢服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杨龙生身在其中。用他自己的话说,在退休显早、创业稍晚的四十几岁年纪,义无反顾地决心上路了。与他一样,这家企业的创办者共有纯粹初衷:为自主择业退役军官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提供创业就业服务。
战友是生死弟兄,战友情历久弥坚。根植于广阔战友网,“阜新军赢”构建起强大就业网,遍及全国的稳定就业接收单位快速攀升至60余家,与中车集团、中核集团、长春一汽及供电、银行等一流企业均长期合作,业务触角还伸向海外。只要有目标服务群体提出就业申请,公司即可根据其技术专长、就业意愿等提供优质匹配入职岗位。“会驾驶,就能从事物流、驾校行业工作,收入十分可观。”杨龙生说,迄今已为数十人长期安置就业,短期就业则更多,用人单位好评如潮。
军训拓展是“阜新军赢”的另一主打业务,不仅为退役军人找到了驾轻就熟的就业渠道,也为各类学校奉送了学生军训的解题方案。骨干班长、优秀士兵、专业技术能手等具备过硬军政素质和丰富组训经验的约170人教官团队,仅去年秋季开学,就在市一中、十一中及锦州、内蒙古等地大中学校军训学生超过万人,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助力完成在校学业任务,深得校方和学生认可。
致力于打造阜新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的该企业,还在持续拓展业务版图,主营地方特产的网店等开门迎客,就业培训、法律援助等等综合服务项目渐次填充、丰满。
学有所用:为阜新民兵训练 提质升级贡献力量
著名影视演员李幼斌在电视剧《亮剑》中成功塑造的李云龙形象深入人心,从面部轮廓到言谈举止,张如兵与之有几分形似,更有几多神似。
张如兵1995年参军,后入多所军校深造,曾经担任陆军某部营长,参加过“跨越——2015朱日和F”等大型演练活动20余次,获评集团军优秀教练员。2016年,他退役返乡择业,先后从事几个行业都不随心,直到2018年创办企业。
记者见到张如兵这天,他照例又从办公地点赶到了阜新军分区民兵训练基地——这是他情有独钟的“露天办公室”。身着迷彩服,手持步话机,他每到这里就立马进入如李云龙沙场鏖兵的忘我境界,将二十余载军旅生涯历练打磨得来的真本领传授给麾下教练员,最终收获每年数千驻训民兵训练质量的提质升级。
张如兵的企业名为阜新精英素质拓展有限公司,是阜新军分区民兵军事训练承训单位、阜新军分区民兵教练员基地、预备役某部坦克团应急分队,核心业务为民兵训练、新兵役前训练、企事业单位拓展培训、青少年国防教育等。张如兵最为看重的是,自己的创业企业为退役军人搭建了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平台。
“所学技能就业用得上,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何鹏飞从军16年,退役前为四级军士长,曾摘得集团军侦察比武手枪应用速射第一名的桂冠。去年,他退役后加入“阜新精英”,成为70余名签约教官中的一员。随后两年,他所带的民兵排实弹打靶连获第一,民兵们从这位“神枪手”身上学到了轻武器应用的真谛。
不止一个何鹏飞,随着“阜新精英”教练员团队全面进驻,民兵训练涵盖的20余个科目集体蝶变。“出身不同军兵种、专业的优秀教官,把先进武器用法、最新实用战法等一并引入民兵训练,直接对应实战需要。”张如兵作为“总教头”,带领团队推动全市民兵训练由教为评、教为演向教为训、教为战的转变。
不忘初心,不改本色。张如兵带领员工以另一种方式回归军营,从挑灯夜战的教法研究到细致入微的组训指导,他在忙碌中品味着幸福与满足。
业精于勤:为古老非遗疗法造福民众全力奋斗
现在是一名医生,曾经是一名士兵。“昨天的我成就了今天的我!”乌云达来这样说。
在位于阜蒙县城的“道姆其”疗法保护发展中心,乌云达来几乎一刻不得闲,既要为上门求医的患者及时诊疗,又要向5名师从于他的学员传授真知。但他说,就像当初参军入伍一样,一个人只要有机会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就无论如何都是幸福的,忙着、累着并快乐着。
1991年,阜蒙县土生土长的蒙古族青年乌云达来圆了儿时的梦,如愿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从军岁月里,他思想上进、刻苦训练、团结战友,曾受团嘉奖一次。“部队是个大熔炉,给我历练,让我进步。”带着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的优秀品质退役返乡,他已经定下靠本事闯出一片天地的志向。
三百六十行,该干哪一行?心灵深处的召唤将乌云达来引入无限神奇的医学世界。“我打小瞅着外公行医长大,退伍后翻遍了老人家的医书,不经意间开始学习药理知识。”不久后,他拜师学习“道姆其”这种源于民族民间的古老治疗方法,在全面娴熟掌握古法古方基础上,还举一反三、推陈出新,针对疑难病症治疗完善药方、发展疗法。
行医以来,每当接到患者打来病症好转或痊愈的电话,就是乌云达来最开心幸福的时刻,这让他感到无数次往诊回访、研究病情、调整药方都是值得的,也让他品尝到身为医者的神圣与自豪。从随叫随到的服务到精益求精的诊疗,再到针对贫困患者免费医治,他用20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何谓医者仁心。
2019年,“道姆其”疗法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乌云达来驶上了事业发展快车道,先在县城有了开展、推广、传承非遗疗法的固定地点,又在市中心有了技术攻关的研发基地。前段时间,乌云达来还荣登市级创新创业大赛的璀璨舞台,并一举捧获退役军人组第一名的佳绩。
“一定努力向前,不仅要为更多患者造福,还要带领更多人创业就业、共进共赢。”对于未来,他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