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记者来到阜蒙县建设镇艾林皋村的大田里,看到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驾驶着一辆拖拉机在田间来回作业。作业告一段落后,他跳下拖拉机驾驶位,检查一番后又爱抚地摸摸机身,眼中充满深情……
他就是姜浩明,阜蒙县浩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说起像拖拉机这样的农业机械,与其说是他的“老朋友”,倒不如说是他的“命根子”。今年42岁的姜浩明,跟农机的交集就有 24 年。用他的话说, “我一见到这‘大铁牛’,就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时间回溯到 24 年前,姜浩明 18岁。当时镇里把农机站建在艾林皋村,给了他与农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父亲的推荐下,姜浩明到农机站里做学徒,专门学习农机操作。有了与心爱之物朝夕相处的机会,他分外珍惜,全身心 投 入 学习,不到半年就掌握了各种农机具操作要领,而且还能熟练操控当时最先进的“东方红802”链式拖拉机独自下地作业。 “学得快,悟性高,还勤奋。”这是师傅们对他的一致评价。很快姜浩明不仅能独当一面,表现出对农机的热爱和突出的管理才能得到站里领导的信任和赏识,引导他参与农机管理。就这样,姜浩明在农机站一干就是7年,直到农机站改革调整,他才遗憾地离开。
暂别农机让姜浩明很惆怅,2004年,赶上国家发放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他就搭上这一顺风车跟心爱的农机重逢 — —在全县买了第一台“东方红904”拖拉机,利用自己的农机操作技术为街坊邻居整地耕种。由于他技术熟练,地翻得又快又好,省去不少人力,而且收费合理,深受大家欢迎。于是,找他整地作业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一人一机已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
尝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甜头,坚定了姜浩明要把农机服务做大的决心。2009年,他一口气购买了3台拖拉机和1台收割机。随后又创办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一起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实施保护性耕作推广、深松作业、秸秆覆盖播种、秸秆还田等多项农机作业服务项目,年平均作业面积1.1万亩以上。这些项目为当地的农民带来很大的收益,粮食增产10%以上,每亩节约成本近100元,每亩地综合利润提高近200元。同时,农机合作社的出现也提高了当地的农机化水平,很多农民也纷纷购买农业机械,共同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共同发家致富。同时,他带领合作社成员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为农户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将土地的耕、种、防、收,以及农资的采购都由合作社统一实施,两年来共实施托管近两万亩,服务农户超过五百户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30多人的就业问题。
“他自己富了不忘父老乡亲,是个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艾林皋村驻村“第一书记”吕东如此评价他。 “浩明跟我说过,对于村里那些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愿意为他们免费整地。”艾林皋村党支部书记孙万江说。
为了让农机造福更多的人,姜浩明受聘于农机销售公司,处理用户咨询,解决故障维修,培训维修人才,还参与合作厂家的多项产品技术攻关和各级农机部门的农机技术推广,为新产品、新技术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朴实的个性、务实的态度,无私的奉献,为姜浩明赢得了口碑,他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获得“阜新市劳动模范”和“辽宁省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眼望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农机,他满怀深情,脚踩着这一方生养他的沃土,他热血沸腾。姜浩明说: “我还要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把全村的土地实现统一管理,只要乡亲们相信我,放心地把地交给我,到时候我就能放开手脚和乡亲们一起大干一场,想想就感觉激动,好日子就是这样奋斗出来的。”在姜浩明激动的神情里,记者仿佛能看到,广阔的大田里,一辆辆农机隆隆作响,开出一条条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