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担起多难之家——记太平区水泉镇“好儿媳”付丽杰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对人关心友爱,为和谐家园建设贡献力量。这是我们对付丽杰共同的认识!”评价起村民付丽杰,太平区水泉镇那台营子村党支部书记白银成这样说。
“付丽杰在生活上是一把好手,对待老人十分孝敬,对子女的教育也很好,大家都挺尊重她的!”那台营子村的村民则用朴实的话语为付丽杰点赞。
而对于村干部和村民对自己的好评,付丽杰则表示:“我做的都是分内之事。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尊老爱幼、孝敬老人的传统不仅不能丢,还要发扬光大……”
也许,正是怀有这样一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能让付丽杰在遇到挫折时处变不惊,用女人特有的坚韧,支撑一个家。
今年47岁的付丽杰原本家庭幸福美满,丈夫勤劳能干,儿子在一家不错的企业工作,公公婆婆住在自己家的前院,相互照顾方便。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彻底改变了这个家。
几年前,付丽杰的丈夫遭遇了一场车祸,在病榻上坚持了几年,还是于2017年 10 月撒手人寰。当年,丈夫的父亲王国申76岁,母亲高淑芳75岁。面对突然的变故,家里的“主心骨”走了,付丽杰就成了“主心骨”。那段时间,付丽杰煎熬痛苦了很久,觉得自己都快挺不住了。唯有磨砺,始得玉成。别看付丽杰外表柔弱,内心却无比坚强。夫妻一场,付丽杰觉得自己必须对得起这个家。在度过最痛苦的一段时期后,每天,付丽杰都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早上,她将饭菜准备好送到公公家,然后出去打零工。下班了,她马上回来给公婆准备晚饭。夜深了,她还要做些小手工,维持家用。
付丽杰家里有近 5 亩地,这几年来,她要像男人一样下地干活。公公患有腿病,还有轻微脑血栓,走路不方便,她为公公准备了双拐,尽量将家里的重活累活全部包下来。婆婆听力不好,基本失聪了,付丽杰就用手势和婆婆交流,和婆婆谈心。去年,公公住院17天,付丽杰寸步不离地照顾,医生护士都以为她是病人的亲女儿。2018 年,付丽杰被评为太平区水泉镇“好儿媳”。
付丽杰的无声行动,深深影响着儿子。现在,她的儿子在附近一家企业上班,每天中午都要回家来照看爷爷奶奶,风雨不误。儿子说:“爷爷奶奶只有爸爸一个儿子。如今,爸爸走了,妈妈这样累,我必须像一个男子汉那样为家庭分担责任,替父亲尽孝!”
看到女儿这样艰难,付丽杰的父母多次劝女儿回家休息,都被付丽杰回绝了。没办法,父母来到了女儿家,为的是帮助女儿。两位老人说:“女儿这样做是对的。女婿不在了,她就是王家的女儿,必须做到最好,我们就是心疼她呀!”
现在,一家人的生活在付丽杰的操劳下一天天好起来了。家里久违的笑声让付丽杰感到很欣慰。付丽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很多时候,命运很无情,这时就需要我们勇敢面对。风雨过后,终能见到彩虹!
●上一篇文章: 我市中小学教师全部签订承诺书 坚决杜绝参与违规...
●下一篇文章: 吴润民:润心无声 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