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阜新网站!今天是 2025年7 月17日 星期四
首页 -> 守信红名单
心中有爱 肩上有责——记全国文明家庭、海州区站前街道创业社区田东亮家庭
2021年09月06日来源:阜新新闻网
[字体: ] 打印
  家住海州区站前街道创业社区的田东亮拥有一个温馨的四口之家,儿女活泼可爱、妻子温柔贤淑,是一个让邻里邻居羡慕的文明家庭。良好的家风文化,让这个家处处充满爱心。
  爱心之旅要从田东亮第一次献血开始。2009年,田东亮走上献血车,捐献了人生第一次 400 毫升血液。献完血之后,他有股发自内心的快乐——一个简单的举动就能帮助他人,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
  捐献全血一年只能两次。当田东亮得知捐献血小板可以每两周左右捐献一次,而且血小板对于白血病和重症血液病患者有重要疗效时,便开始每两周捐献一次血小板。
  起初,妻子不同意田东亮去献血,怕影响他身体健康。后来妻子在网上查阅了关于献血的相关资料后,知道献血是对身体有利的,也就不再说什么,而且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田东亮从2009年至今,无偿献血138次,捐献血小板257个治疗量,累计献血达5.38万毫升。这5万多毫升的血液,相当于10个成年人全部血液量的总和。
  在田东亮的带领下,妻子、战友、朋友都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在一次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中,他的一个好哥们在田东亮的带动下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血样,第二年就挽救了一名28岁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到目前,田东亮连续三届获得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13年,田东亮接到省红十字会一个特殊任务,需要立即赶往沈阳某医院,将采集完毕后的造血干细胞从沈阳护送到西安,救助千里之外的一位大学生。田东亮在整个护送过程中,时时刻刻小心翼翼,避免造血干细胞在途中出现任何意外。下飞机到达西安后,田东亮赶到医院,和医生做完交接手续后才如释重负,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田东亮和妻子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逝世后捐献他们的遗体器官(组织)。因为他们知道,每年有 30 万的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真正能够得到移植的患者才 1 万人左右。夫妻俩决定签署捐献遗体器官和眼组织志愿书,让生命得以延续,让那些痛苦挣扎在生命边缘的人得到重生。
  2012 年 11 月 16 日,俩人与另外 8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在市公证处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一同履行了捐献遗体器官(组织)司法公正手续。
  这些年来,田东亮夫妻俩长年参加关于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和器官捐献的采集、培训等志愿服务。两人的志愿服务时间长达2000余小时。近年来,田东亮先后被评为辽宁好人、辽宁省最美志愿者、中华骨髓库五星级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夫妻俩也一同被评为中国红十字五星级志愿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作为全国文明家庭,他们将在工作和生活中继续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主办单位: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承办单位:阜新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龙城路5-2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54   辽ICP备11010943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146号
总点击量:13016060   月平均点击量:316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