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忠诚担当的“市场卫士” ——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争红
市场监管一头连着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百姓民生。“对我们来说,‘服务市场、情系百姓’是开展日常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履行职能职责、开创工作新局面应有的行动自觉。”全市2020年度“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重大专项工作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争红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机构改革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凝心聚力,勇迎挑战,强化担当,积极作为,在服务阜新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迈出了自信而坚实的步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被国家总局
评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疫先进集体”,2个项目成功入围国务院和省政府真抓实干督察激励项目;3项工作全省第一,7项前三名,13项前五名;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共批示表扬49次。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 来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不惧个人安危 ,组成18个党员突击队,聚焦全市人民群众的“菜篮子”“药匣子”“饭盒子”,优供给、保质量、稳价格、畅渠道,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供应安全稳定。进入秋冬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了进口冷链食品等11个领域疫情防控重任,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加大首站定点冷库专库专区24小时管控力度,全面实施“一线工作法”,采取“人盯库”方法,坚决遏制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进行传播。
市场有活力,发展才有动力。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以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创新作为激发市场活力的首要环节,全面落实企业开办“210”标准,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全力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集成改革提质增效,努力打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着力繁荣市场主体,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我市市场主体增幅名列全省第二,企业年报率居全省第一,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名列全省第五。
知识就是财富,创新驱动发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将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抓手,大力服务全市知识产权创新创造,全市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2020年我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全省第五,专利发明有效量增幅第一;我市首获地方标准制定权,第一个市级地方标准“阜新玛瑙”已经诞生;“阜新小米”成功获批,实现了我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零突破”;我市公共服务质量省级监测结果首次跃居全省第一梯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2020 年,全市共组织开展食品生产经营者培训 21 次,培训从业人员
3000余人次,约谈企业负责人76人,签订承诺书 1 万余份。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1.02 万家,责令整改 576 家,关停无证经营 21 家,完成食品安全抽检2800 批次,立案查处 155 件,罚没金额69.6万元,移送公安机关22起,收缴假冒伪劣食品7489公斤。在加强食品监管的同时,深入排查药品风险隐患,严查药品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实施药品零售企业飞行检查 40家,撤销药品 GSP 证书 12 家,对 6 家药品经营企业违法销售假药行为进行立案查处,依法移送公安部门 1 起,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5家,并对企业负责人依法处以 10 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收集处理药品不良反应397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83 例、化妆不良反应 40 例,完成全市疫苗不良反应季度分析报告3份。
新时代、新机构彰显新活力、新作为。张争红说:“过去的一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致力打造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全链条‘闭环式’监管模式,初步形成一体化、全过程、高效能的市场监管新机制。”
前进没有止境,发展未有穷期。张争红告诉记者,“今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互联网+市场监管’,推动诚信阜新建设。在消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下功夫,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建立一支市场监管铁军,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上一篇文章: 辽宁新增两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一名岗位学雷...
●下一篇文章: 我市新增两名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全市累计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