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小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日前,“阜新小米”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而结束了阜新没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历史。
阜新小米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距今8000年前的阜新查海遗址。在当地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上,检测出原始谷物成分。商周时期的灌溉水渠遗址、辽金元时期运粮城和学田碑遗迹、清乾隆年间成为贡米的文字记载等,力证谷物栽培在阜新大地传承有序,农耕文化绵延至今。阜新地区现有红苗子、齐头白、叉子红等50余种传统谷物品种,不少已是孤品,是不可多得的种子基因库。当地耕地主要为沙土和棕壤土,排水性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高,使得此地种植的谷子,粒大饱满,香醇美味,素有“中华第一粟”美誉。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知识产权是难得的无形资产,是产品质量、信誉和特色的集中表现。近年来,阜新市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持续完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培训计划和项目储备。2020年1月,以旱地种植小米为特色的辽宁阜蒙旱作农业系统获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此为契机,阜蒙县化石戈小米协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阜新小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过程中,阜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专业人员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协调相关部门,为“阜新小米”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造了良好环境,使阜新又新增了一张社会经济发展“烫金”名片。
●上一篇文章: 阜新获得“辽宁好粮油”产品名录信息
●下一篇文章: 阜新市海州区获“全省文明城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