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报国显身手 ——记“阜新英才”、阜新达得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聂强
学生时代的聂强就有着莘莘学子所羡慕的经历:他出生于锦州,从小就是同学眼中的学霸,高考考取天津大学。进入天津大学后,他依然成绩优秀,获得保研资格并实现硕博连读,取得博士学位。这些都为聂强日后的事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06 年12 月,早在博士毕业前夕,聂强就被世界500 强企业德国拜耳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聘为高级研发工程师。入职后,公司给他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到位于湖北的一家国内供应商做项目技术转移和质量改进,帮扶国内合作方尽快适应拜耳的技术要求。
这次出差让聂强感到,相比于“拜耳”这样的百年企业,国内的相关产业才刚刚起步,技术还很落后。于是,他萌生了这样的想法:要将毕生所学和从欧美百年企业学得的先进科研技术和管理模式应用于国内企业,以此来振兴民族产业。
聂强入职“拜耳”的第二个项目是负责MDI 项目精馏系统的检测安装。这一设备用于化工分离,由全球第一的某瑞士企业生产。作为一个刚毕业的新员工承担此项业务,聂强做起来分外认真,穿着拖沓的安全鞋,在直径近5 米的设备周围的8 个点接水称重、分析,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亲力亲为,居然发现其中的液体分布器均匀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随后,聂强将情况立即反映给公司高层。经过再次测试,结果验证了聂强反映的情况属实。
在“拜耳”历练近2 年后,聂强辗转多家世界知名企业,不断吸取和积累这些名企的科学管理经验和科研技术方法。2013年,他身在北京。当时正是全国“双创”兴起,中关村每年就有近1 万家企业登记入驻,聂强也有了创业的想法。这时,他接到一位大学同学打来的电话,让他到阜新达得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发展。
阜新与家乡锦州临近,本已深植内心的家国情怀和创业热情驱动着聂强毅然回辽创业。
此时,位于阜新氟化工产业开发区的阜新达得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有一个车间,设备和技术能力一般。这些虽与聂强的想象有着相当的差距,但他想,既来之,则安之,创业艰难百战多。
在企业,聂强临危受命,既作管理者,又当技术员,兼任研发中心主任。
聂强带着自身积累的技术和在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经验,着手开展项目建设,并将“达得利”定位打造成国际生物医药顶级企业的合格供应商,主导完成了企业的产品技术路线和发展战略,确定了以含氟含硫高端精细化学品的发展方向,主攻高端医药农药中间体及特种化学品方向。
在第一个项目投产前夕,聂强连续三天两宿不眠不休值守在车间,每隔5 分钟记录一次数据,直到成品出来。在创业的前3年,他每天早7点上班,深夜11点下班。靠着这股韧劲和创业激情,聂强带领团队一路突飞猛进,公司销售收入从2014年的375万元增长到2019 年的2.2 亿元,销售额增长58倍,企业也于2019年被辽宁省科技厅评选为“瞪羚”企业。
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企业得以起飞,聂强感到由衷欣慰,但他说:“我更希望看到更多的国内民族企业能够腾飞,赶超那些世界百年名企!”
●上一篇文章: 第三届“阜新好人·最美劳动者” 名单出炉
●下一篇文章: “马背110”:扎根沙乡的忠诚卫士